每天十条最优价值的化工行业资讯
  • 迎战“全民智驾”,陶氏公司携全域有机硅产品护航
    “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我们发现有机硅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使用量是传统汽车的三倍左右。”在2025年陶氏公司消费品解决方案汽车事业部媒体发布会上,陶氏公司消费品解决方案汽车事业部全球市场总监Jeroen Bello公布了这样一项数据。
  • 率先突破!中仑新材成功研发固态电池专用BOPA
    2025年3月31日,中仑新材成员企业长塑实业正式官宣高性能膜材自主创新领域的又一突破性成果——固态电池专用BOPA成功研发。
  • 特种材料巨头,扩产!
    3月28日,阿科玛于常熟生产基地隆重举行有机过氧化物工厂建厂20周年暨新产能投产庆典,标志着其又一重点增长项目正式落成投产。此次扩产使常熟基地有机过氧化物产能提升至原来的2.5倍,极大地增强了阿科玛服务亚洲多个高增长市场客户的能力,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等战略行业。
  • 巴斯夫首套再生聚酰胺6装置投产
    巴斯夫宣布其全球首个商业化loopamid?生产装置正式启动。该生产设施位于上海漕泾基地,年产量为500吨,标志着纺织行业可持续产品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 我国首个海洋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完工
    3月27日,我国首个海洋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在山东烟台建设完工,正式进入调试阶段,将为项目投运及海上制氢全流程实证检验奠定基础。
  • 中石化入股!年产65万吨化工新材料一体化项目获批!
    3月24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公告,同意审批昌德新材科技(广西)有限公司年产65万吨化工新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该项目总投资13.02亿元,一期投资3.57亿元,占地201.72亩,年运行时间约333天,劳动定员100人,施工期12个月。项目内容包括多条生产线及公辅工程、环保工程等,达产后商品化产能13.65万吨/年。2022年6月17日获环评批复,2023年5月用地获批后启动前期工作。2024年11月,昌德科技重新备案登记,调整建设内容和产品方案。今年2月,中石化旗下中国石化资本入股昌德科技,双方将拓展合作领域。
  • 突破痛点!江南大学联合韩国CJ旗下开发PHA加工技术
    2025年3月17日,韩国CJ Biomaterials与江南大学马丕明教授课题组在无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攻关PHA加工技术。江南大学课题组在生物基与可降解材料领域成果丰富,CJ Biomaterials为全球PHA产业化领军企业。合作旨在突破PHA加工难点,加速商业化进程。双方计划依托江南大学科研平台和CJ Biomaterials技术网络,聚焦PHA创新研发。预计2030年全球PHA市场规模将超百亿美元,此次合作将推动生物可降解材料替代传统塑料的产业变革。
  • 江苏科辉薄膜科技高性能TPU功能薄膜材料研发生产项目签约落地
    3月26日,江苏科辉薄膜科技有限公司在华罗庚高新区签约高性能TPU功能薄膜材料研发生产项目,总投资3亿元。项目预计年销售额5亿元,税收1500万元,将引进进口精密涂布线和流延设备,建立研发实验室。项目将提升区域新材料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 浙江省印发危化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浙江省应急管理厅近日发布2025年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点及方案,包括防范重大安全风险、提升安全水平等重点工作。涉及硝化企业、过氧化氢生产企业等高危领域安全风险专项治理,以及数字化深化应用和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建设。目标是提升从业人员技能、信息化智能化管控水平和安全监管能力。
  • 理想汽车与巴斯夫签署战略协议 在低碳材料开发等领域合作
    3月26日,理想汽车与巴斯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化低碳材料开发和整车涂装工艺优化合作。活动现场,巴斯夫展示了环保涂料、轻量化材料及电池技术。责任编辑:许振宇。
  • 《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2025年3月18日,由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单位联合编制的《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T/CECA-G 0344-2025)团体标准正式由中国节能协会颁布实施,为零碳园区的建设与评价提供了科学、系统、可操作的标准化依据,有助于引导园区在规划、建设、运营等各个环节落实低碳理念,推动园区绿色高质量发展。
  • 业界纵论石化仓储绿色安全发展
    3月20日在江苏徐州举行的2025第七届全国石油化工数字化罐区论坛上,绿色安全发展成为众多石化仓储企业代表关注的焦点。
  • 德国:基础化学品何去何从?
    德国是欧盟主要化学品生产国。关键财务数据显示,德国化工行业的前景并不乐观。然而,从当前的企业行为来看,尽管德国基础化学品市场正在萎缩,精细化学品的投资依然火热,整体化工行业的转型进程明显加快。得益于此,德国仍将是与美国和日本一样具有吸引力的化工生产基地。
  • 河南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目录发布
    3月18日,河南省工信厅网站发布的《河南省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5版)》公示结束。《指导目录》中涵盖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先进化工材料三大类53个品类,其中涉及混凝土防腐涂料、橡胶助剂预分散母料、生物降解塑料(PBAT)等17种先进化工材料。
  • 浙江发布今年“双碳”工作要点
    3月19日,浙江省发改委印发《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提出加快建立以区域碳预算、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为重点的碳排放双控制度。
  • 陕西榆能百万吨高端化学品新材料项目全面推进
    3月17日,陕西榆能精细化工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吨高端化学品新材料项目在宁波举行签约仪式,标志着项目全面实施。项目位于榆林市榆神工业园,总投资103.15亿元,占地1500亩。主要装置包括DMTA、环氧乙烷、聚醚减水剂大单体等。赛鼎宁波工程公司和中化十三建公司将整合技术与经验,确保项目高效运营。项目旨在推动区域化工新材料产业升级,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 对石化等行业企业及数据中心强制绿证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石化、化工等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意见》包含十七条具体措施,涉及市场供给、消费需求、交易机制、应用场景和绿证国际互认等方面,旨在激发绿色电力消费需求、释放市场活力。2024年将对电解铝行业提出绿色电力消费目标,2030年扩大至钢铁、有色、建材等行业。同时,推动绿证与碳排放核算标准衔接,建立绿色电力消费认证机制,并鼓励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设立绿证绿电服务中心。
  • 国内首套聚乙烯管道太赫兹检测设备应用成功
    近日,中国石油工程材料研究院成功应用国内首套石油化工用聚乙烯管道太赫兹在线自动检测设备,实现非金属管道检测技术突破,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设备在燃气管道热熔焊接现场对DN250聚乙烯管道进行三维扫描成像,实时显示缺陷情况,提供无损检测方法。聚乙烯管道广泛应用于油气田、城镇燃气等领域,但无损检测技术相对滞后。2020年以来,研究院团队攻克多项难题,研制出新设备,检出率超95%,尺寸误差小于50微米,对焊接质量控制和管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国家统计局:前2月装备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17日发布会透露,2025年1-2月,中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8.9%,技改投资增长10%。高技术制造业投资高速增长,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7.1%,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1.6%。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推动制造业生产和投资增长,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8%,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62.3%。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是制造业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
  • 万华化学维生素A全产业链贯通投产
    万华化学集团近日实现维生素A全产业链贯通投产,攻克60余项核心专利技术,降低我国VA原料对外依存度。VA是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也是动物饲料添加剂的核心成分。全球60%的VA产能被国外企业掌控,万华化学项目的投产对打破垄断具有重要意义。项目以异丁烯为起点,实现全产业链技术闭环,降低能耗和废水排放,减少碳排放。预计带动形成全产业链集群,保障市场供应稳定性,惠及养殖业和消费者。
  第   /3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