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数据企业危机预警清单(十一月份)
梅花数据以多年的危机舆情监测经验为基础,制作了此份基于月份的危机预警清单,旨在帮助企业及时识别和应对舆情风险。以下是十一月份企业危机预警清单,欢迎广大公关从业者点击了解查看。
一、双十一购物节相关的舆情风险
风险行业:多数行业
代表案例:京东脱口秀演员争议营销事件、“双11”退款潮又冲上热搜
风险关键词:虚假宣传、争议营销、价格欺诈、售后服务、延迟配送
风险分析:
双11购物节是中国最大的网购狂欢节,各大电商平台和品牌商家都会参与其中。在这个购物节期间,企业可能面临以下一些舆情风险:
1、质量问题:企业为了迎合双11购物节的销售高峰,可能导致产品在质量、材料、工艺等方面存在问题,引发投诉和舆论负面影响,对企业的品牌声誉造成严重影响。
2、虚假折扣:一些商家可能会在双11期间夸大原价、虚构折扣等手段误导消费者,引发消费者负面情绪和维权舆情,今年双11已经引发相关舆情,各平台开启预售同时“双11退款”登上热搜。
3、售后服务:双11期间售后服务需求量大,一些商家可能无法及时处理售后问题,导致消费者不满,引发舆情负面影响。
4、营销手段争议:一些企业在双11期间可能会使用过度营销、争议性营销、虚假宣传等方式吸引消费者,引发舆论争议和负面评价。
5、物流问题:双11期间订单量巨大,物流配送压力巨大,可能会出现延迟配送、丢失包裹等问题,引发消费者投诉和舆情负面影响。
防范建议:
1、提前准备:提前规划和准备双11活动所需的物料物资,确保能够应对高峰期的订单量和需求。
2、产品质量保障: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加强供应链管理,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
3、价格透明度:避免虚构原价和折扣,确保价格真实透明,避免价格欺诈引发消费者不满。
4、营销宣传合规:避免使用夸大宣传、虚假广告等不当营销手段,避免选择有争议的方式或品牌推广人进行营销,确保营销宣传合规,以免引发舆论负面反应。
5、售后服务保障:加强售后服务团队的培训和准备,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和售后问题,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6、主动沟通:及时回应消费者的疑问和投诉,保持与消费者的沟通畅通,积极处理负面舆情,树立企业的诚信形象。
7、监控舆情:密切关注社交媒体、网络论坛、黑猫投诉等渠道的舆情动态,及时发现并应对可能出现的负面舆情,避免舆情危机扩大。
二、消防安全相关的舆情风险
风险行业:餐饮行业、酒店业、制造业、零售业等等
风险关键词: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日、防火防灾、消防安全意识、“ 全民消防、生命至上”
风险分析:
2024年11月9日是第33个全国消防日。10月18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定于11月份在全国开展消防宣传月活动,主题为“全民消防、生命至上”。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要求在全国消防宣传月期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明查暗访等工作,组织专家和媒体记者深入相关地区和重点行业领域单位检查采访,集中曝光重大隐患、突出问题和严重违法行为,有效发挥舆论监督在消防安全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要广泛调动全民参与热情,公布举报投诉渠道,发动公众举报隐患问题和违法行为,落实相关奖励措施。要充分发动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以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消防安全宣传为主的公益活动。
可预见11月份,企业尤其重点行业消防安全相关政策风险、舆情风险较大。企业应提前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和设备,同时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以应对相应的安全检查。
三、外国节日相关的营销风险
风险行业:多数行业
风险关键词:感恩节、万圣节、崇洋媚外、民族文化
风险分析:
11月份有两个传播度与热度较高的节日,分别是11月1日的万圣节和11月28日的感恩节。许多企业会倾向于在相应节点配合进行营销活动,但也有可能引发相应营销风险,尤其是中国企业,主要包括:
1、文化侵略:企业围绕万圣节、感恩节进行营销活动,可能引发本土文化保护主义情绪,指责企业推行外国文化,忽视中国传统文化,导致舆情负面影响。
2、敏感话题:在洋节期间,一些敏感话题可能会被触及,比如宗教、政治、种族等问题,企业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引发争议和负面舆情。
3、敏感元素:一些企业可能在万圣节期间使用不合适的营销手段,比如过度恐怖、暴力或低俗元素,可能引发公众道德观念质疑和舆情负面影响。
四、气温下降引发的舆情风险
风险行业:农业、畜牧业、新能源汽车以及其他气温敏感的行业
风险关键词:强冷空气、安全管理、温度管理、价格变动
风险分析:
至10月底,已有多股冷空频繁影响全国各地,可预见11月份全国各地尤其北方地区将大幅降温,这对气温敏感的行业产生严重影响,进而引发舆情风险,具体可能包括:
1、农业畜牧业的降温影响:气温下降可能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导致农业企业面临减产、损失等问题。而对于畜牧业,气温下降可能影响畜禽的生长和健康,导致畜牧业企业面临养殖难题、疾病传播等问题,影响产品的生产和质量,进而产生舆情风险。
2、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降温影响:气温下降可能影响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性能表现,导致用户体验下降,引发用户投诉和负面舆情。
3、其他行业降温影响:气温下降可能对其他行业的生产、服务和产品带来影响,比如电力、航空、旅游等行业,可能引发用户投诉和负面舆情。
企业可以根据气温变化调整生产计划、服务策略等,提前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加强与用户和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及时回应用户需求和关切,降低舆情风险。
五、电动自行车新规相关的政策风险
风险行业:电动自行车及其相关行业
风险关键词:政策变动、市场监督、违规经营、市场竞争
风险分析:
10月初,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消防救援局联合发布加强电动自行车产品准入有关要求及行业规范管理公告。
要求严格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自2024年11月1日起,不符合GB 42295—2022《电动自行车电气安全要求》及第1号修改单要求的电动自行车、装配充电器不符合GB 42296—2022《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安全技术要求》及第1号修改单的电动自行车、装配锂离子蓄电池不符合GB 43854—2024《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的电动自行车不得生产、销售、进口。
相关的风险主要包括:
1、监督风险:由于政策在11月份的全面实施,可预见相关的市场监管部门将针对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单位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企业需要加强合规管理,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以避免违规行为带来的风险。
2、市场风险:新规可能对电动自行车的生产标准、技术要求等提出更高更多要求,一方面导致企业需要投入更多资源用于技术和产品的改进,以符合新规要求。另一方面新规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产品需求,改变市场格局,从而影响公司业绩。
六、托育新规相关的政策风险
风险行业:早教行业、托育服务行业
风险关键词:校园环境、教学质量、学生管理、校园安全
风险分析:
10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支持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解释强调,针对当前部分地方存在的普惠托育服务定价原则不明确、收费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知》主要包括5方面内容:
一是界定普惠托育服务机构范围,明确普惠托育服务机构包括各类公办托育服务机构、社会办普惠托育服务机构(接受场地费用减免、建设运营补贴等政府支持的各类社会力量举办的机构),以及公办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开设的托班;
二是分类制定收费管理方式,区分托育服务机构类型,分别明确各类普惠托育服务机构的收费管理方式;
三是明确收费标准制定原则,提出制定普惠托育服务基准收费标准的主要原则、程序要求、基本依据、参考因素等;
四是建立收费目录清单制度,推动普惠托育服务机构建立基本服务费和其他服务费目录清单,目录清单之外不得收费;
五是完善收费政策评估优化机制,加强托育服务价格监测,定期评估政策实施情况,及时调整优化。
对于早教、托育以及相关行业的企业来说,该《通知》对企业定位、服务范畴和收费标准将有明确规定,企业应提前做好相应的风险应对准备。
七、《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相关的行业竞争风险
风险行业:医药行业、图书行业、制造业
风险关键词: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准入限制措施
风险分析:
日前微信公众号“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于2024年9月8日发布第23号令,全文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同时废止。
2024年版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由31条减至29条,删除了“出版物印刷须由中方控股”,以及“禁止投资中药饮片的蒸、炒、炙、煅等炮制技术的应用及中成药保密处方产品的生产”2个条目,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
此外,商务部部长助理唐文弘10月23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完善促进和保障对外投资体制机制,健全管理服务体系,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以外商投资准入和跨境服务贸易两张负面清单为重要抓手,持续加大重点领域的开放力度。
对于制造业尤其解除限制的出版行业、中医药行业的相关企业,为应对行业竞争风险,应深入分析市场竞争情况,包括市场份额、主要竞争对手、市场增长率等因素。了解市场竞争情况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更有效的竞争策略。
本文数据来源:梅花数据舆情监测团队整理搜集